2021年1月12日,柳州某百货超市鲜肉区发现老鼠在啃食肉馅,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当地市监局回应称,发现视频后立即组织人员去检查,对该事件立案查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
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设置防鼠设备或者设施,因此店家有责任做好防鼠工作。当食品安全问题引不起经营者足够重视的话,带来不仅仅是关店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对于一个品牌造成重大影响。
超市的食品或餐饮行业对于鼠类而言有绝对的吸引力,其次如果室外温度低,室内对于鼠类而言也是一个“安乐窝”。大白天鼠类出来“觅食”,警钟敲响。
商场超市病媒生物防制是刻不容缓,目前大多数超市聘请专业虫害机构(PCO)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本期也聊一聊商场超市鼠类防制的操作技术。
鼠类侵害调查是防制第一步,也是关键点。只有把风险点找到,才能治“根”,鼠类侵害调查主要与鼠类活动特点相关。对于商场超市而言,调查主要要点包括:
外环境:道路及周边绿化带、建筑物与厕所和垃圾收集设施周边;
地下建筑:车库、配电房、安全通道、弱电箱;
室内调查区域如下:
a) 熟食区和糕点面包房:柜台、电子秤、水池、食品加工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下水道、原辅料堆放处等;
b) 生鲜区:冷柜、案板、圾箱;
c) 水果蔬菜区:展台或货架垫板、展台下柜子等;
d) 食品和原料库房:货架、货物包装箱等;
e) 其他区域:消防箱、寄存柜、餐饮区的厨房和就餐区、收银柜台、办公场所等。
鼠类调查鼠迹阳性率、路径指数和防鼠设施合格率,调查结果做好记录。主要是三个指标:
鼠迹阳性率 在商场超市室内检查有鼠粪、鼠洞、鼠道、啮痕、爪印等鼠迹的阳性房间数,依据 GB/T 23798计算;
路径指数 外环境沿选择路线如围墙、道路两侧、绿化带、建筑物及厕所周边、垃圾暂存处行走,记录行走距离和发现的鼠迹处数,依据 GB/T 23798 计算;
防鼠设施合格率 检查挡鼠板、下水道等防鼠设施建设合格情况,依据 GB/T 27770 计算。
评估危害程度。根据不同区域病媒生物侵害程度,划分出重点防制区域和一般防制区域。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和危害评估情况,需要制定防制技术方案,一般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方面:
a) 商场超市平面图、面积、区域划分等现场基本情况;f) 拟施用药物的种类、施用方法、频次和拟采用的物理控制措施等;
修复破损墙面、下水道设施等,填堵鼠洞。
封堵墙面、地面、门窗、管道等的孔洞和缝隙。
外环境定期清扫保洁,清除积水容器。
垃圾收集实行袋装化,日产日清。
封闭保存现制食品及原材料,及时清理食品和原材料残渣。
设备与地面、墙面间保持清洁。
管理水源,保持室内地面干燥。
库房货架和生鲜、水果、蔬菜等货物展台宜采用金属材质,离墙离地,保持整洁卫生。
清理死亡的鼠类等。
餐饮和超市出入口(顾客通道、员工通道和安全通道等)、食品储藏加工场所等处的大门离地间隙和门缝小于 6 mm,木质门和门框的底部以金属材质包被高度至少 300 mm,食品库房和配电间门口加设高度不低于 600 mm 挡鼠板。电缆桥架和管道外壁无破损,接缝严密,与墙面之间的孔隙进行封堵,间隙不得超过 6 mm。仓库、食品加工场所、餐饮区操作间的排风扇或通风口安装防蝇网罩。与外环境或市政下水管相通的出水口应安装具有防鼠功能的插槽式竖箅子,箅子缝小于 10 mm,若出水口无竖箅子,室内排水沟上方应安装缝隙小于 10 mm 横箅子,且无缺损,地漏加盖。直接入口食品的制作和销售宜位于封闭空间内,包装好的成品可置于相对密闭的冷藏柜等。
外环境采取化学防制措施时选用适口性好的抗凝血类杀鼠剂,依据 GB/T 27777 中相关安全准则进行控制,方法如下:a) 杀鼠毒饵在地面上投放于毒饵站中,并标示编号、警示标志和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毒饵站沿建筑物墙根等隐蔽位置固定布放,数量和间隔距离视鼠类危害程度而定。定期检查并记录毒饵消耗或霉变情况,及时添加或更换;
b) 鼠洞投饵后及时封堵,如被掘开,双倍补投,直至不被掘开;c) 下水道宜使用蜡块毒饵,靠近井底地面或水面并贴壁悬挂,定期检查更换。室内营业场所、办公区域、库房等宜使用鼠笼、粘鼠板等物理方式灭鼠。捕鼠器械布放在鼠道或鼠类经常活动的场所,每日检查,及时处理捕获的鼠和器械。
整体建筑、餐饮区、超市出入口和库房出入口内部两侧沿墙根布放粘鼠板,外加防尘罩,粘鼠板放置区域容易受潮时需外加防水垫。
强弱电间根据环境条件以合适方式投放抗凝血类杀鼠毒饵,定期检查。
各项防制措施完成后,根据需要杀鼠剂作用时间,定期进行密度调查。防制前后选择相同的调查点和调查方法进行密度调查,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